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久咳不愈要警惕,专家教你区分过敏性咳嗽和长新冠
发布时间:2023-03-31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30331092511.jpg

葛海波   呼吸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江苏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呼吸科的临床工作20余年。

擅长肺结节等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肺癌的综合治疗,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等气道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肺小结节门诊)








南京市中医院呼吸内科葛海波主任在最近的门诊中总能碰到咳嗽的患者,他们有的是伴随着春暖花开,外出踏春,气道高敏的人群在遇到花粉、粉尘等过敏源的刺激后,出现咳嗽症状。还有的是伴随着乏力、疲惫的“长新冠”症状患者,病毒感染后继发的细菌、真菌等感染,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甚至反复发作,再加上近期甲流的盛行,咳嗽“延绵不绝”。患者有时很疑惑,自己这种咳嗽,到底是“长新冠”还是“过敏性咳嗽”?葛主任介绍,其实“长新冠”和“过敏性咳嗽”病因、临床表现、人群等方面都不一样。


  长新冠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Long COVID)的定义是指发生在具有可能或确诊新冠感染史的人群中的疾病,通常在新冠感染发病后三个月内发生,症状和影响持续至少两个月,这些症状和影响无法用其他疾病来解释,国内也称为“急性感染期后遗症”。这部分人群会出现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咳嗽,声音嘶哑,易疲劳,胸闷胸痛,心慌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嗅觉或味觉减退,抑郁或焦虑等。

容易得“长新冠”的人群:年纪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女性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较重;支气管哮喘患者、肥胖人群和基础病较多,平时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



  过敏性咳嗽


是一类与接触过敏源相关的咳嗽,发病期多为春天和冬天。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这类咳嗽的主要症状就是反复的干咳,患者没有明显的喘息、气促等症状,而且具有的共性症状是在遇到冷空气、灰尘、油烟的时候,干咳的症状会明显加重,在夜间和凌晨也会咳的比较剧烈。若是去医院检查肺功能会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通过雾化吸入激素类药物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吸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以及减少黏液分泌的药物,口服抗过敏药物后,咳嗽发作能够缓解。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无明显改变。


微信截图_20230331142947.png

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大多是过敏体质,且具有家族遗传性,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天生禀赋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除了自身免疫状态的紊乱,其发病与外界的气候变化、运动以及接触过敏源与否也密切相关。



专家   提醒 


阳光灿烂、春光明媚,虽然阵阵的干咳会让愉悦的心情变得很差,但是病急乱投医是不可取的。南京市中医院呼吸内科葛海波主任提醒大家:

1、如果您的咳嗽病程很长,超过了8周,请先至呼吸专科就诊,明确咳嗽的到底是因为“长新冠”,还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或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等。只有诊断明确了,针对病因诊断才能缓解症状。

2、春与“肝”相应,结合春季的气候特点,春季推崇“春季养阳、柔肝养肝”,可以适当多吃温补阳气以及养肝的食物以增强自身的体质。

3、疫情放开了,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前往花草密集处,可以提前一两周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服用抗过敏药物。随着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毒株流行,反复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增加,因此及时接种疫苗是远离“长新冠”的有效途径。





Copyright 2017 © www.njszyy.cn All right reserved. 南京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恒网—承建 苏ICP备15015610号
地址:南京市大明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