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千金难买老来瘦”,不过对于老年来说,真的是越瘦越好吗?同样年纪的老年人,即使他们没有其他慢性疾病,有的老年人可以去跑步、跳舞、爬山,然而有些老年人四肢无力、步行缓慢、易跌倒、连生活需要人照顾。这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很可能是肌肉正在静悄悄地快速流失导致的,这就是我们应该有所耳闻的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损失和/或体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均会受到明显影响。因此,肌少症并非仅仅是生活中的小困扰,而是一头潜藏在健康长寿道路上的“拦路虎”。

危害
1、外部行为危害,如骨质疏松、衰弱、跌倒、致残风险和死亡率的增加;
2、内部疾病危害,肌少症中和吞咽相关肌肉减少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导致呛咳从而增加患者罹患呼吸道并发症风险;肌少症患者卧床时间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有研究表明肌少症和心血管类疾病、胃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预后密切相关。
判断
很多年轻人经常在健身房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例如心肺功能测试、体脂率测量、计算BMI等。其实,老人的运动能力、功能状态、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也是可以被精确测评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肌少症分期的分期,在临床治疗中相当重要。
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对肌少症有完整的测评系统系统,包含内容如下:
(1)肌肉质量:采用体成分测量仪测量四肢骨骼肌质量ASM、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明确小腿围;
(2)肌肉力量:采用握力测试,以手握力为主;
(3)肌肉功能:可使用多种测量方式, 主要包括SARC-CalF量表、6m步速、5次起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入专业的检测设备,方能给疾病的精确判断加上筹码。也希望能帮助老年人树立珍惜肌肉,养护肌肉的意识,积极对肌肉状态进行相关评定,以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